自7月20号开始东北各生态区玉米陆续抽雄、吐丝,这标志着玉米从穗期过渡到花粒期,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停止生长,紧接着就是非常重要的授粉、受精和灌浆阶段,玉米的授粉、受精程度直接影响产量,授粉不良导致玉米减产的幅度可达30-40%。该阶段的管理重点应是防早衰、促早熟、控病虫,争取粒多、粒饱,实现优质高产。
一、气候回顾和预测
7月16日入伏后,气温回升速度明显,降雨较之前明显下降,有利于玉米抽雄吐丝,部分地区出现玉米螟和双斑萤叶甲,玉米大斑病开始爆发,预计8月份高温天气将继续,但低于往年同期积温20℃左右;降雨下降明显,预计积雨较往年下降100~150mm,因此秋季干旱发生机率较大,要加强玉米虫害的防治,尤其是玉米螟、红蜘蛛等。
二、影响玉米授粉的因素
1、高温:玉米抽雄、吐丝以及授粉最适宜的温度在25-28℃左右,如果温度连续几天都超过了35℃,花粉的存活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很难正常完成受精,大量的果穗会出现缺粒、秃尖。
2、高湿:玉米授粉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如果遭遇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会造成田间空气相对湿度过大,花粉不能顺利散落,授粉受阻,果穗出现结籽性差、籽粒不饱满等一系列问题。
3、营养不良:玉米从抽雄、吐丝再到授粉、受精,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这个阶段一旦营养供应不足,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还会牵制花粉和果穗的发育,引起雄穗分枝和花粉量减少,连带雌穗抽出困难,花丝少而短,最终果穗形成出现异常,导致减产。
4、解决方案:在玉米授粉期一定要注意水肥管理,如果遇到持续高温、干旱,一定要及时浇水,快速缓解旱情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田间温度,创造有利于玉米授粉、受精的环境条件;适时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在下午4点以后,用磷酸二氢钾+流体硼兑水在田间均匀喷洒,能起到提高花粉活性、拉长花丝的作用,对玉米授粉,受精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如果玉米授粉期遇到了强降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用长竿轻扫玉米的雄穗,使用外力迫使花粉掉落,保证玉米顺利进行授粉、受精。
三、主要虫害的防治
7月下旬~8月初是虫害高发期,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害虫的检测和防治工作,对玉米后期的产量会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容易出现的害虫有以下几种。
1、双斑萤叶甲。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花丝、嫩穗,玉米受害后叶片光合面积减小,生长被抑制,授粉受阻,雌穗形成籽粒困难,造成产量上的损失。双斑萤叶甲具有短距离迁飞的习性,药剂防治建议采用高效氯氟氰聚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或氰戊菊酯乳油进行田间均匀喷雾,其中高效氯氟氰聚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药效持久,针对此类害虫有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图2.双斑萤叶甲
图3.7月23日依安县双斑萤叶甲危害
2、黏虫。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可以吃到只剩叶脉,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轻则减产,重则直接绝收。建议采用菊酯类杀虫剂,以触杀为主,兼具胃毒和趋避作用。如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高效氯氰菊酯防治3龄以前的幼虫效果比较好。对于常年黏虫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使用复配药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或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氟铃脲杀虫杀卵比较速效)。
图4.黏虫
3、玉米螟。在花粒期主要危害果穗、茎秆和叶片,玉米螟咬食处常有粪屑,如果在茎秆处容易引起倒伏,危害果穗会造成穗部病害的发生。建议采用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制剂撒施,喷雾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20%氯虫苯甲酰,生物防治采用每亩释放2万头赤眼蜂分2~3次释放。
图5.玉米螟虫的叶片危害
3、红蜘蛛。体呈椭圆的红色或深红色,聚集在叶片背部吸食汁液使叶片呈现零星斑点枯黄或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干枯。建议采用10%吡虫啉+1.8%阿维菌素喷雾处理,干旱情况下极易发生。
图6.红蜘蛛
附件1.2022年玉米现货价格
7月下旬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大,有小幅度下跌,期货市场(CBOT,大商所)9月主力合约持续低迷,最大跌幅为4.4%,主要原因如下:
1、国际贸易市场利好信息增多,如乌克兰粮食出口协议即将签署,黑海港口农产品出口逐步恢复,南美地区玉米7月实际出口量高于预期等。
2、天气转好,如美国气候情况好于预期,玉米授粉关键期吐丝率满足优良率标准,但仍低于往年。
3、国内开工率较低,用粮企业继续以消耗库存为主;淀粉等深加工产品价格下调,企业以促销走货为主,对原料购买继续持观望态度。
但我们要看到当前主要合约价格和现货价格仍高于2021年同期(30~50元/吨),处于同期的价格的高位,加之深加工企业陆续开工,冬季能源需求回升等因素,预计8月份后玉米价格将有望反弹。
附件2.2022年肥料和柴油价格
2022年7月31日尿素价格指数为2439,全国开工率为68.03%,日产能14.82万吨,价格继续小幅度下跌,国内期货主力合约(UR2209)最新报价2157元/吨(7月1日报价2579元/吨),中煤、华鹤、兰花、天泽等工厂的大量颗粒尿素(出厂)在2360~2400元/吨之间,64%的磷酸二铵报价在3700~3850元/吨之间(新疆地区不在统计范围),肥料的下跌主要是需求端下降,各贸易商还未进入集中采购的时期,除农业外在工业端的尿素也无需求增长。
附件3:2022年原药(农药)价格指数
2022年7月24日原药价格指数报160.11点,较去年同期上涨29.7点,涨幅22.8%,环比上涨0.51点,涨幅0.32%。在跟踪的100个产品中对比去年有74个产品上涨,环比上月16个产品出现下跌。
备注:原药价格指数为在特定时期内选择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原药种类价格计算为基期价格,以后各时期原药的平均价格与基期价格的比值,反映原药价格的水平变化指数。
附件4:国内外政策和市场信息
1、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国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止到7月24日美国玉米吐丝率为62%较上周提升28%,往年同期的76%(下降14%),五年平均水平为70%,分析师预估玉米优良率下降3个百分点。
2、7月巴西出口玉米609.1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304万吨。
3、乌克兰粮食出口协议签署,俄乌双方就黑海港口开放达成意向,预计将有2500万吨的粮食待出口。
4、7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部署抓好秋粮生产等重点工作。
5、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在陕西召开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部署。
6、7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关于公开征求《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2022年修订)》意见的通知。
7、7月14日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试验室在三亚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