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利马格兰种植半月刊(12月上旬)
农服部 恒基利马格兰 2022-12-05 20:58 发表于山东
玉米青贮一般是指在玉米乳熟期至蜡熟期间收获,可直接青贮成饲料的玉米种类,这里面既有品种特性,也体现出玉米的特定用途。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年之前受到品种和养殖业发展的限制,主要是玉米青贮兼用,即黄贮;第二阶段是2005年之后,尤其是2015年国家启动“粮改饲”试点计划,全株青贮成为玉米青贮发展的主要方向,2011年国家发布了青贮玉米分级标准——GB/T25882—2010《青贮玉米品质分级》,2016年通过了青贮玉米关于生物产量、抗倒性、抗病性的审定标准,《“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我国奶源自给率达到70%以上,预计2030年我国需要至少1亿亩的面积。
在青贮玉米方面,恒基利马格兰则更加注重纤维消化转换率和奶牛日产奶量。我司品种的淀粉含量更高,蛋白和脂肪含量更高,更加利于消化,营养吸收利用率更好。在欧洲,使用利马格兰LMAN玉米饲喂,每年每100头奶牛可多产出22500元效益。
针对大型牧场种植面积大、收获窗口期短的痛点,恒基利马格兰结合自身具备广泛积温品种的优势,建议牧场种植不同积温的品种。根据收获的进度和效率,在每个品种最佳的收获期收获,可保证收获到最佳的青贮饲料。恒基利马格兰是唯一一个能从基因角度来量化和筛选不同类型的青贮玉米的公司。
公司各类优质品种的推出既满足了粮食加工和畜牧企业对高品质玉米的需求,降低了他们饲料营养添加成本,同时又真正实现了农户优质优价卖粮的愿望,通过品种的优异特性为农户增加收益。
一、恒基利马格兰青贮业务介绍
利马格兰在1977年正式开展青贮相关业务,经过25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占据欧洲玉米青贮市场25%的市场份额,是欧洲最大的青贮玉米研发及供应商。为了更好地服务种植者,推出了利马格兰动物营养(LG Animal Nutrition)和利马格兰试验室(LAB),不断细化青贮品种,可通过基因角度来量化和筛选不同类型的青贮玉米。
图1.青贮玉米的基因量化筛选
在保证青贮玉米的产品和品质的基础上,同时关注能量、纤维可消化率以及奶牛的日产奶量的增加,使其有更高的纤维消化率和能量,经测算使用利马格兰青贮玉米喂养的奶牛每年每100头奶牛可多产出22500元效益。
图2.利马格兰青贮玉米饲喂的奶牛的产奶情况
除了不断的提供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利马格兰发挥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青贮品质检测服务,并开通利马格兰动物营养网络课堂,培训数以万计的欧洲奶牛养殖者。
图3.利马格兰动物营养网络课堂
恒基利马依托于利马格兰在欧洲的业务基础和技术优势,结合中国种、养殖业的具体情况,着力于解决大型牧场的痛点,凭借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先进的育种手段,近年来推出多个不同积温的产品,同时配套相应的种植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潜力。目前公司已经同蒙牛、飞鹤、伊利、夏进等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其中利合528、利合228、利合629、利合721、利合727、利合328、利合869、利单656、利单295以及利单771等产品在种植端取得非常可观的种植效益,是非常优势的粮饲兼用品种。
图4.全株青贮产量和品质指标(部分品种)
图5.2022年国家谷物鉴定中心(哈尔滨)测定数据结果(部分产品)
二、恒基利马格兰优种推荐
利合629,积温2150-2250℃,适宜积温为2150~2250℃。在2017年全国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689.3公斤(水分14%),较对照品种增产9.8%。株高约270公分,穗位94公分左右,锥形果穗,穗行数16~18行,红轴,硬粒,最佳保苗密度为5000~5500株/亩,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1、抗逆性和耐旱性突出,尤其是在苗期和拔节期表现突出,对于环境条件的波动和变化表现得很迟钝,无论是高温还是干旱都有特别强的抵御能力。
2、抽雄、吐丝顺畅同步,授粉协调彻底,所以利合629的果穗粗大,还不缺粒,也没有秃尖,对最终的增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粮食品质好,有极高的精深加工价值,2022年在不同地区的大田生产中随机取样进行品质化验,利合629成熟籽粒中最高粗蛋白含量10.82%、最高粗脂肪含量5.26%,最高粗淀粉含量73.8%,赖氨酸含量也能达到0.30%以上,是很难得的“三高”玉米品种。
11月下旬玉米国内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本周平均价格在2887元/吨,平均上涨5~10元/吨,东北地区涨幅平稳,销区涨幅较大;国际玉米现货价格下行,其中美国黄玉米到岸税后价3041元/吨,较月中旬下跌44元/吨,下跌1.42%。国际、内期货市场(CBOT,大商所)主力合约平稳上涨,CBOT当月连续合约上涨因素为美国出口量加大抵消粮食减产和铁路罢工等不利因素,后期实现连续上涨,国内期货市场受到现货市场的影响,突破2900元/吨大关,大商所C2301主力合约较月中旬上涨85元/吨,11月28日收盘价为2936元/吨,涨幅为2.98%,现货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疫情和天气影响:新粮上市后疫情和天气的叠加因素,玉米脱粒速度放缓,导致新粮上市进度减缓,同时由于疫情管控北粮南运受阻,成本不断增加,进一步拉动玉米价格上涨。
2、需求增加:本周酒精、淀粉报价上升,平均涨幅20~40元/吨,深加工利润转好;养殖企业季节性补库开始,强有力的支撑玉米价格高位运行。
3、成本上涨:22~23年度化肥、农药、种子和柴油等农业投入品持续上涨,预计23~24年度玉米种植成本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
4、其他因素:全球玉米产量下降、俄乌战争、大宗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仍然成为支撑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的因素。
11月疫情和天气因素叠加导致北粮南运困难,农户惜售心里加强,造成销区部分市场形成“有价无量”的态势,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新粮集中上市和需求端压力上涨,进入12月份玉米可能会迎来新的价格波动,但下跌风险较小。
2022年11月30日尿素价格指数为2758,全国开工率为69.74%,日产能15.19万吨,价格小幅度上涨,平均上涨幅度在20~60元/吨。11月30日郑交所期货主力合约(UR301)最新收盘价2548元/吨(11月1日收盘价2423元/吨),中煤、华鹤、兰花、天泽等工厂的大量颗粒尿素(出厂)在2600~2800元/吨之间,目前氮、磷、钾肥市场均表现上行,尿素(大颗粒)平均上涨20~40元/吨,磷肥上涨150~200元/吨,钾肥约上涨380~430元/吨,复合肥受成本上涨的因素较月初平均上涨200元/吨。
附件4.2022年原药(农药)价格指数
2022年11月27日原药价格指数报142.96点,较去年同期下跌66.6点,跌幅31.8%,环比上月下跌6.26点,跌幅4.2%。在跟踪的100个产品中对比去年有10个产品上涨,81个产品下跌,环比上月由5个产品上涨,45个产品出现下跌。
同比去年上涨的原药:二甲戊灵、氟乐灵、精喹禾灵、异丙(甲)草铵盐类、莠灭净可湿性粉剂、敌敌畏、炔螨特、氧乐果、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等。
同比去年持平的原药:噻苯隆、虫酰肼、啶酰菌胺、醚菌胺、乙霉威等。
其余原药均不同程度下跌。
附件6:国内外政策和市场信息
1、11月下旬有3~6艘运输船在巴西离港,预计36.8万吨的玉米出口到中国,此次主要的国际贸易商为中粮集团。
2、乌克兰2022年谷物将从2021年纪录水平的8600万吨大幅下降至5100万吨;俄罗斯外交部17日发布黑海港口协议自动延期120天。